<button id="eisy6"></button>
  • <input id="eisy6"><tt id="eisy6"></tt></input>
  • 請選擇語言版本 > | 中文 | English
    行業新聞 \ INDUSTRY NEWS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新聞

    資源稅法要來了!“由規轉法”,意味著什么?

    文章來源于: 2018-12-27   
    12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上,資源稅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會上作說明時指出:“從實際執行情況看,資源稅稅制要素基本合理,運行比較平穩??砂凑斩愔破揭频乃悸?,保持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將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

    本次提交的草案有哪些亮點?

    劉琨介紹,資源稅法草案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海域開采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依法繳納資源稅,其中礦產品包括原礦和選礦。草案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規定了164個稅目,除包括現行中央層面列舉名稱的稅目外,還將現行授權地方層面列舉名稱的稅目統一納入,進一步規范資源稅稅目。

    \\\

    草案所附《稅目稅率表》規定了固定和幅度兩種稅率。適用固定稅率的應稅產品包括原油、天然氣、鈾、鎢、鉬、中重稀土等稅目;實行幅度稅率的應稅產品包括煤、鐵、銅、鋁土礦、金、銀、輕稀土

    等稅目。

    草案規定:應稅產品為幅度稅率的,其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該應稅產品的資源品位、開采條件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情況,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大常委會決定,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關于計征方式和應納稅額計算,草案規定除《稅目稅率表》另有規定外,資源稅一般實行從價計征。根據《稅目稅率表》可以選擇實行從價計征或者從量計征的有地熱、石灰巖、其他粘土、砂石、礦泉水、天然鹵水等6個稅目。

    草案同時就稅收減免作出明確:對開采原油以及在油田范圍內運輸原油過程中用于加熱的原油、天然氣,以及煤炭開采企業因安全生產需要抽采的煤成(層)氣免征資源稅;對高含硫天然氣和從深水油氣田開采的原油、天然氣,以及從衰竭期礦山開采的礦產品,減征30%資源稅;對從低豐度油氣田開采的原油、天然氣,減征20%資源稅。

    草案還規定,國務院可以規定免征或者減征資源稅的其他情形,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此外,草案對資源稅申報繳納地點、納稅期限等稅收征管事項作了規定,對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和中外合作開采油氣資源繳納資源稅問題作了規定。

    草案規定,國務院可以決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5年內開展水資源稅征收試點,試點地區(北京、天津、河北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本地區水資源狀況、取用水類型和經濟發展等情況實行差別稅率,每立方米取用水量平均稅率不超過10元;中外合作開采陸上、海上石油資源的企業依法繳納資源稅。

    資源稅“由規轉法”,意味著什么?

    我國1984年開始征收資源稅。

    1993年12月,國務院出臺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對開采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征收資源稅,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

    2010年6月起,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逐步實施,

    國務院于2011年9月對暫行條例作了部分修改,明確資源稅按照從價定率或者從量定額的辦法計算征收。

    2016年7月1日起,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全面推開。

    2017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征求意見稿)》基本延續了暫行條例和資源稅改革政策規定,明確了4項減免稅情形,資源稅法開始步入立法程序。

    根據全國人大財經委審議意見,總結資源稅改革經驗,制定資源稅法,進一步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對于發揮稅收促進合理科學、節約集約開發利用資源和推動綠色發展及運用法治方式推進和規范水資源費改稅改革試點具有積極意義。

    財經委員會認為:資源稅法草案總體可行,建議斟酌法律名稱,增加規定立法宗旨,修改完善稅收優惠授權的規定,修改完善水資源稅征收試點授權的規定等。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認為,資源稅法是我國稅收立法的又一重要成果,完成了資源稅稅率的法定化,明確了資源稅的征收模式,增強了資源稅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功能,意味著稅收法定原則在我國財稅法治建設中得到深化落實和發展。 

    財政部2017年底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征求意見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開采礦產品或者生產鹽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資源稅。

    第二條資源稅的應稅產品為礦產品和鹽。

    本法所稱礦產品,是指原礦和選礦產品。

    第三條資源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本法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規定幅度稅率的應稅產品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本地區應稅產品的資源品位、開采條件等情況,在本法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對本法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未列舉名稱的新探明的礦產品,由國務院提出稅目、稅率建議,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四條資源稅一般實行從價計征。

    對本法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規定實行從價計征的應稅產品,應納稅額按照應稅產品的銷售額乘以具體適用的比例稅率計算。

    第五條對本法所附《資源稅稅目稅率表》規定實行從價計征或者從量計征的應稅產品,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具體計征方式建議,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對實行從量計征的應稅產品,應納稅額按照應稅產品的銷售數量乘以具體適用的定額稅率計算。

    第六條本法第四條所稱應稅產品的銷售額和第五條所稱應稅產品的銷售數量,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納稅人銷售原礦的,按照原礦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確定;

    (二)納稅人銷售選礦產品的,按照選礦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確定;

    (三)納稅人銷售鹽的,按照鹽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確定。

    第七條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未分別核算或者不能準確提供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的,從高適用稅率。

    第八條納稅人將應稅產品用于投資、分配、抵債、贈與、以物易物以及連續生產非應稅產品等方面的,視同銷售,依照本法繳納資源稅。

    第九條下列情形,免征或者減征資源稅:

    (一)對開采原油以及油田范圍內運輸原油過程中用于加熱的原油、天然氣,免征資源稅;

    (二)從深水油氣田開采的原油、天然氣,減征30%資源稅;

    (三)從衰竭期礦山開采的礦產品,經國土資源等主管部門認定,減征30%資源稅;

    (四)從低豐度油氣田、低品位礦、尾礦、廢石中采選的礦產品,經國土資源等主管部門認定,減征20%資源稅。

    第十條國務院可以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規定其他免征或者減征資源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一條納稅人的減稅、免稅項目,應當單獨核算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未單獨核算或者不能準確提供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的,不予減稅或者免稅。

    第十二條  資源稅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本法的有關規定征收管理。

    第十三條納稅人銷售應稅產品,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日;自產自用的應稅產品,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移送使用的當日。

    第十四條納稅人應當向礦產品開采地或者鹽生產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資源稅。

    第十五條資源稅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第十六條納稅人和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國務院可以組織開展水等資源稅改革試點。待立法條件成熟后,再通過法律予以規定。

    第十八條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中外合作開采原油、天然氣并繳納礦區使用費的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依照本法規定繳納資源稅,不再繳納礦區使用費。

    第十九條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來源:中國煤炭網

    天宇風采 \ PHOTOS
    • 廠區2
    • 廠區
    鎂錠